吴梓涵小宝宝 - 2013-3-28 22:56:48
一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把尿
刘女士不忍心让儿子哭,就决定不再把尿了,白天给儿子用尿布、晚上用纸尿裤。刘女士的做法,立刻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。母亲说:“孩子越早把尿越好,可以从小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。小时候不把尿,长大了老尿床。”
把尿,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
早把尿,能帮孩子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因为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、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。
人之所以可以自主排尿,是因为膀胱积存的尿液满了,就会发出需要排尿的信号,这个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,大脑负责这个部分的中枢就会下达打开尿道括约肌的信号,信号到达,括约肌放松,完成一次排尿。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玉玮在微博上指出,婴儿的尿道括约肌、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,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。所以,在此之前,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。1岁以前,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,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,比如吃奶后5~15分钟、睡醒后。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,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,只知道根据“被把”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。比如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,孩子晚上不能安睡,非要把一泡尿才能接着睡,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,只知道因为憋尿而哭闹。
太早把尿,可能造成肛脱、肛裂、尿频
太早把尿,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,反而危害多多。
微博上,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提醒家长,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,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,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,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。此外,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,把尿时间长了,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,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。
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也指出,局部频繁把便,婴儿会频繁用力,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,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,也就是脱肛。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,增加排便费力程度,这又容易引发肛裂。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,与幼时接受把尿、把便有一定的关系。
此外,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,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,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,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,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,会导致膀胱容量小、憋不住尿,反而容易尿频。
1岁半以后,适合进行坐便训练
崔玉涛指出,孩子能够接受排便训练的前提是:1.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;2.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联系;3.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。一般来说,宝宝长到一岁半以后,都能灵活地坐、站、走、蹲、起,这说明他们的肌肉、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,加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,所以此时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。
可以准备一个适合孩子使用的马桶,当孩子表达便意时,建议他到马桶那儿去处理,但不要催促孩子或期望孩子马上排便,如果孩子做到了,应表扬;如果反抗,不要强求孩子。慢慢地,孩子就会养成如厕的习惯。
需要提醒的是,男孩有段时间开始喜欢站着尿,而且乱尿,或看自己哪次尿得远。这是男宝宝的好奇心所致,父母不要责备,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男宝宝站着尿。
吴梓涵小宝宝 - 2013-3-28 22:57:16
宝宝“把尿”知识你懂多少?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到底做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“把尿”事件呢?
一、“把尿”前须懂的宝宝发育
宝宝刚出生时器官发育还不成熟,膀胱容量小,肾脏代谢也不完善。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,膀胱才能发育得能憋住尿了,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,并会提前告诉你。
宝宝长到1岁半以后,一般都能灵活坐、站、行走、蹲、起了,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。从生理上看,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“存”与“放”;从心理上看,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。
二、如何给宝宝把尿?
1、在宝宝排便时,你要发出“嘘嘘”的声音,或是其他类似水流的声音,或是说“尿尿”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在这个声音和排便之间产生关联。
2、每当你发现宝宝要排便时,摆好把尿的姿势后,你都要重复这个声音,直到他排便结束。时间久了,你的宝宝就会把这个声音作为要排便的信号,把自己要排便的意愿,跟把尿联系起来。
3、当你的宝宝发出典型的即将排便的信号时,你用双手从后面轻轻地分开宝宝的双腿,扶着宝宝凌空坐在马桶、尿盆、痰盂等上方。如果宝宝还很小,竖头不是很好,就让他的头、颈、背舒适地靠着你的一侧胳膊或是你的腹部。
4、观察宝宝,了解他的排便模式。你的宝宝一般什么时候排便,多久排便一次?他总是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排便,比如刚刚睡醒的时候?还是会在必须排便的时候,做出某些特定的声音、动作或表情?
5、晚上睡觉时,在床边放个尿盆,在宝宝睡觉处放一块防水尿布。晚上宝宝醒来吃奶之前,或是有烦躁表现的时候,就给他把尿。宝宝通常会在需要排尿前表现得烦躁或是翻身等的信号。当他尿湿后,你可以轻轻地抽出最上面那块防水尿布,这样可以尽量少打扰他的睡眠。
三、给宝宝把尿的注意事项
1、当宝宝失误,出现尿床或者尿裤子时,家长要保持平静、放松。你的态度可能会决定宝宝对把尿这件事的态度。千万不要给宝宝施压,也不要惩罚宝宝。你要温柔、积极,再加上一点幽默感,让宝宝喜欢把尿。
2、在给宝宝把尿这件事上,你不用过于较真。你偶尔可以给宝宝用尿布,比如晚上或是外出的时候,这样会更方便。为了减少宝宝因此产生的混乱感,你可以尽量用传统棉布尿布,因为纸尿裤吸水性能太好,宝宝尿湿或便污后,自己往往意识不到。
3、不要强迫宝宝把尿。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增强,给宝宝把尿,方法也无可挑剔,但宝宝有可能突然抗拒把尿,把尿时哭闹,一放下就尿了。这时候,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他自己的意愿。多准备几条给宝宝换洗的裤子,并及时清洗、消毒。
4、为了方便,把尿的宝宝多半穿开裆裤。现在市面上很多婴儿裤子都是开闭裆两用的。买回来后,你只要小心剪开裤子的裆部就可以了。一般来说,根据宝宝的身体结构特点,后裆开缝会比前裆略长些。如果你给宝宝穿开裆裤,得注意家里的卫生,特别要注意地板的清洁。外出时,给宝宝戴上尿布,或是闭裆裤,别忘了再拿几条更换的尿布或裤子。
建议
家长不要给太小的婴幼儿把尿,选择透气、吸水、柔软、卫生的纸尿片可能更好。根据个人不同情况,在2岁前后训练孩子自行控制排尿是比较合适的,当然训练的时候还要注意循序渐进,不可操之过急。
方法
当然最好避免一些特殊情况,例如:不要让宝宝喝太多水和牛奶之后马上入睡。晚间尽量少把尿,采用慢慢延长“把尿”时间,让宝宝晚间起床尿的次数越来越少,让宝宝晚间有个好的睡眠很重要。宝宝一般能在3岁以前逐步学会憋尿,自己控制排尿了。
吴梓涵小宝宝 - 2013-3-28 22:57:34
怎样训练宝宝独自坐盆排便
培养宝宝独自坐盆排便,可以从宝宝会独自坐稳以后的八九个月时开始。起初每次坐2-3分钟,1岁以后逐步延长到5-10分钟。如果不能顺利排便,可过一会儿再坐盆,切忌强迫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。培养宝宝定时大便,一般说来以早上为好,这样可以使大人宝宝一天都轻松愉快;如果在临睡前大便,也可以使宝宝夜间睡眠深沉踏实。应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,不必强迫。
宝宝1周岁以后,应训练宝宝逐渐减少使用尿布,直至完全不再用尿布,穿封裆裤。特别是小女孩,尽量不要穿开裆裤,以免引起细菌或寄生虫感染。最好从夏天开始,父母可以多准备几条短裤,起初宝宝难免还会尿湿裤子,不必苛责,及时更换就是。告诉宝宝想大小便时,要及时找盆,自己拉下裤子坐下.经过多次训练后,宝宝会逐渐形成习惯。
冬天使用便盆,尤其是尚不能自动坐盆的小宝宝使用便盆时,要想办法先将盆边加加温,以免冰冷刺激,使宝宝抑制大小便,破坏原已形成的规律和习惯。
切忌养成宝宝饭后大便的不良习惯,以免宝宝吃一半饭就要大便,影响宝宝进食。如果宝宝已有这种习惯,可以让他在进食之前先坐一会儿盆,排空大便后再吃饭。
吴梓涵小宝宝 - 2013-3-28 22:58:04
什么时候开始把尿比较好
以前的书上常常这么形容养育孩子: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养大。轮到自己做妈妈了才知道原来对于三岁以前的宝宝,把屎把尿有多么费心。有个妈妈说,“每天为了能保证她干爽的屁股,我必须全天24小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,犹如FBI特工,可惜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常常在自认为安全的时段,水漫金山场景就这样出现了……”
看来,把尿也是一门学问。到底该从什么时候,怎么样给宝宝把尿呢?
15个月开始把尿比较好
很多妈妈急着要训练宝宝大小便的习惯,其实,浙江省儿保医院儿保科李荣说,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,太早的刻意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发育。当然啦,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,也可以早些试试。
而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:宝宝2岁,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。
西方专家认为,孩子独立进行大小便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。孩子需要感到来自肠道或膀胱的刺激,理解刺激的含义,理解保持裤子干净和上厕所之间的关系,告诉括约肌“要控制住”,走到卫生间,脱下裤子,然后排泄。因此,西方专家建议父母: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后再开始训练,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,给亲子关系带来紧张,也会延迟完成训练的时间。
但是,西方的“不着急”也带来了代价。美国孩子差不多要花掉2000美元的纸尿片费用。最关键的是由于美国孩子非常适应舒适的尿片,因此,许多孩子在排便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抵触情绪,同时,也加剧了父母的急躁情绪。有统计说大小便训练居儿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。因此,一些西方父母开始对这种状况感到不满。于是“婴儿大小便训练”法悄然流行,其实就是中式的把尿法。
宝宝要尿尿的信号
仔细观察宝宝的话,会发现,宝宝想尿尿,还是有迹可寻的。
每个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情,当宝宝有了尿意时,常常会表现得跟一般时不一样,比如打激灵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打尿颤”,宝宝忽然身体有轻微的颤抖,或者双腿不自觉地摆动,一般就有尿意。比如在睡梦中突然扭动身体,或叽叽咕咕时,肯定是要小便了,这时把他抱起来把一下,肯定有收获。还有的宝宝在玩的时候,突然双眼凝视发起呆来,肯定是在酝酿小便,赶紧给按在尿盆上,准确率超过80%。
另外,一般的宝宝会在刚睡醒时和喝完奶15-20分钟时,最有尿意。
把尿贵在持之以恒
有经验的妈妈说,不管是把尿还是训练宝宝坐尿盆,最重点的一点是坚持,要持之以恒。每天可以固定地给宝宝把几次尿,或者坐上几分钟尿盆。能不能成功不是目的,目的是让宝宝先接受这种尿尿的方式,然后慢慢形成条件反射,以后一摆好把尿姿式或者坐上尿盆就有了尿意。另外,一定要让宝宝轻松愉快。每次宝宝顺利“完成任务”,就要表扬他。而如果尿湿裤子,也不可以责骂。
吴梓涵小宝宝 - 2013-3-28 22:58:19
宝宝2岁左右开始训练大小便
研究发现,许多在18个月以前便开始接受训练的宝宝,直到4足岁后才学会自己大小便;相反,那些在2足岁开始训练的,到3足岁时几乎都能自己上卫生间了。
年轻父母如何选择最佳时机呢?
首先,要确认孩子已处在所谓的“膀胱准备”阶段,也就是说,一次排出的尿量比较多,尿后可保持尿布数小时不湿。
另外,以下这些迹象(一般出现在18个月~2岁半的孩子中)也提示孩子已能接受训练:
·已能行走,并乐意坐下(具备坐便器的基础);
·能将自己的裤子拉上和拉下;
·能模仿父母的动作;
·显出对控制大小便的兴趣,例如会跟随父母进入卫生间等;
·对自己在尿布里解尿屙屎有所表示;
·会将东西放回原处(显示能教会孩子大小便到应该去的“去处”);
·会说“不”,显现独立意识。
有下述情况者,训练不宜开始:
孩子生病;发生迁居等重大生活事件。此外,父母也不要迫于外界压力而强制孩子接受训练,如果父母对孩子未能摆脱尿布感到焦虑的话,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孩子,有时还会引起括约肌功能失调以及便秘而妨碍训练正常进行。如果孩子不配合,必须要等待数月后才作再一次试验。
宝宝要排大便的信号
3个月内的孩子很可能会在吃奶时或吃奶后马上大便。孩子的这种现象是单纯的胃肠道刺激反射,是因为进食刺激了肠道。
当孩子能把内部感觉与排便的生理现象结合起来后,对孩子的帮助才能生效。
你会分辨出孩子是否能够注意到自己在排便,例如孩子突然停下正在做的事情、指着尿布或者哭喊以引起你的注意。
孩子能够意识到直肠和膀胱胀满几乎是同时实现的,但处理大小便时,方式有很大的不同。
对大便的控制比小便的控制相对容易一些,孩子可能会先实现对大便的控制,所以可以让孩子先坐便盆也是有道理的。
从大人的角度来讲,预测大便比预测小便要容易些。
当孩子发出特殊的声音或动作时,就是在表示自已需要坐便盆。